7 years ago
在原料药市场中,由于研究和生产工艺水平的差距,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,使得西欧等地的发达国家和中、印等新兴原料药强国在各自相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那么全球原料药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如何?
从世界范围分析,化学原料药主要集中在五大生产区域:西欧、北美、日本、中国和印度。
西欧(瑞士、英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、比利时、瑞典、芬兰等)是原料药的纯出口地区,堪称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,占全球总量的50%,而出口量占其总产量的80%以上。
北美(包括美国、加拿大、墨西哥)是原料药的主要进口地区,该地区每年约消耗各种原料药40亿美元,占世界原料药市场的1 /3。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,许多污染较重的原料药该地区已不再生产,其原料药消耗量的一半为自产,另有50%依赖进口,该地区生产量仅占全球总量的18%。
日本的原料药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而高于西欧,除少数品种外,绝大部分原料药都在国内生产,日本的原料药基本上是“自给自足”式,年需求量15亿美元。但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问题的凸显,日本将会向原料药纯进口国转变。
印度国情和中国相似,原料药产值和出口值略低于中国,并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中最大的竞争对手,相关资料统计表明,品种方面印度在布洛芬、卡托普利、新诺明、羟氨苄、环丙沙星、乙胺丁醇等通用名药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。
目前印度原料药已成气候,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继续和我国原料药展开激烈竞争。
产业格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,80多亿美元的原料药产品来源于合同生产。
国外制剂厂商所需的原料药及中间体60%系外购或合同生产,尤其是美欧国家大多采用此种方式。在全球原料药市场中,有80多亿美元的产品来源于合同生产,在全原料药贸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。这些合同交易的主要特点是绝大多数的产品年交易吨位较少,单品种销售额未超过100万美元的品种占多数。主要方式是制药公司委托某些化学原料药生产厂,按照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议定书,为其生产原料药或中间体,产品专供委托方制药公司。这种方式的合作较为长期稳定,有着良好的道德规范,合同生产厂商不得自行上市。
近几年跨国药企并购重组频繁,都集中主要精力和财力从事研发活动和市场竞争,因此也进一步推动了化学原料药合同生产的迅速发展。
在原料药市场中,由于研究和生产工艺水平的差距,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,使得西欧等地的发达国家和中、印等新兴原料药强国在各自相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西欧发达国家在附加值高的专利药物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,而在廉价通用名药中占很小份额。中国、印度则在通用名药物方面居主导地位,另外还将会在越来越大的OTC制剂原料药市场份额中居更重要的地位,这种趋势未来会更加明显。